Pokemon Go式賺錢?一文看清最紅的Move-to-earn NFT Apps

move-to-earn

Pokemon Go式賺錢?一文看清最紅的Move-to-earn NFT Apps

NFT project的主流類型,隨著時間而不斷更迭。去年,play-to-earn可謂是NFT界最聲名大噪的機制,以Game Finance(Game-Fi)遊戲化金融來運作的遊戲炙手可熱,風頭一時無兩。但有說play-to-earn仍然以遊戲作主軸,對沒有玩遊戲習慣的人來說吸引力不大。若果NFT能促使用家多走走,多做運動呢?對注重健康的現代人來說,也許會有更大的吸引力?這回,Sircle就為大家介紹近來興起的move-to-earn(邊走邊賺)App,帶你看清這趨勢!

1. 什麼是move-to-earn?

move-to-earn

Move-to-earn 簡稱為M2E,中文稱作「邊走邊賺」,是元宇宙近年興起的商業模式之一,重點在於用家能透過走路來獲得虛擬貨幣。同時,用家亦可消費來購買更多不同功用的道具,提升賺錢的速度。Move-to-earn可說是play-to-earn的變體,鼓勵App的用家加入一個以走路/跑步為目標的社群,投入邊走邊賺系統的經濟圈,也可說是開發者和玩家的「互惠互利」。

很多人將Move-to-earn App的概念與《Pokemon Go》作類比,確實也頗為合適。兩者都需要用家下載應用程式,開啟GPS等探測器,並透過戶外走動得到獎賞。只不過在M2E App中,付出的不是精靈球而是里數,獲得的不是寶可夢而是虛擬貨幣。

目前Move-to-earn App亦漸趨多元化,有不少App可供大家選擇,來認識同好、體驗運動化金融。接下來,Sircle就為大家介紹三種Play-to-earn App,讓大家更了解最新趨勢,把握Metaverse先機!

2. 例子一:Stepn

move to earn
Image Credit:Chainplay.gg

目前,若要問行內人士選一個P2E系統的代表介紹予大眾,相信Stepn會是很多人的選擇。這個App從開發至發行,都屢屢進入外國新聞,廣受網絡媒體介紹。StepN到底是什麼?

Stepn是一個建構在Web3.0的生活模式App,治理型代幣為GMT。如上面所提及,主要功能便是記錄用家的移動數據,以移動賺取虛擬代幣。要賺取代幣,用家便需要裝備名為”Sneakers(運動鞋)”的NFT。「運動鞋」NFT又分為四大類:Walker(步行鞋)、Jogger(慢跑鞋)、Runner(跑步鞋)和Trainer(訓練鞋)。「運動鞋」又有分五個稀有程度,售價各有不同,每個NFT亦有不同的數值,稀有度越高,平均數值便越高。考量的因素很多,使用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,購買合適的Sneaker NFT。

Image Credit:Stepn

符合條件後,到戶外跑步和活動,都可以根據Sneaker 的稀有度和特性,賺取GST代幣。而賺取的代幣,則可以用作mint更多球鞋,或兌換作其他貨幣,是最早運用move-to-earn概念的開發者之一。

3. 例子二:Genopets

move to earn
Image Credit: Genopets

另一個受到萬人矚目的move-to-earn NFT project便是Genopets了。這個投資陣容包括Samsung Next、Solana Ventures的計劃,以累積步數,飼養寵物作為基礎。遊戲中,你將可以飼養屬於你的”Genopets”。官方表示「照顧你就等於照顧你的Genopets」,只要累積步數,genopets便會成長,可說是令人感到十分親切的概念。透過步行來獲得能量,再將能量兌換成獎品或道具,甚具遊戲特色。而且,Genopets標榜只需計步器資料而非位址,因此對於位置資料較為敏感的人也可以放心。

Genopets的遊戲世界當然不止那麼少。除了步行外,你還能和你的Genopet互動及交流:餵食、陪他玩,甚至有如Pokemon一樣的作戰機制。玩家會課金買強勁的Genopets,還是會多步行,親手育成、訓練他們,就看自己的選擇了。

Image Credit: Genopets

將步行遊戲化,金融化的機制,目前看來是受到很多人的信任,而Genopets為了吸引遊玩,一開始會免費開放下載遊玩。move-to-earn的元素,就落實在「買地」功能上。只要有土地,便能每天取得名為KI tokens的代幣,或再作轉售。你亦可以交易你的Genopets,嘗試不同寵物的感覺。因此,這是個「免費+付費玩家」都適合玩的遊戲,發展動向值得我們留意。

4. 例子三:Step App

Step App 是另一個在國外大力宣傳的Play to earn NFT,治理型代幣為FITFI,以建立一個元宇宙結合現實的健體化金融為目標。Step App的NFT名為SNEAK,而透過行走所賺取的代幣則稱為KCAL,名稱可以說十分貼切。此外,Step App還設有AR功能和限時比賽等元素,同時亦有社交化金融(SocialFi)的元素。

Image Credit:Step App

Step App與Stepn和Genopets的不同之處,在於後兩者開發出來的系統只屬於自用,不予其他開發者使用。而Step App的目標是開發一個可以讓其他開發者都可以使用的開發套件(又稱Step Development Kit)。根據官網,Step App希望透過減低其他開發者的發展成本,吸引人來發展Fitness Finance,對其他開發者而言可說是獨特的賣點。

Image Credit:Step App

Step App與Stepn和Genopets的不同之處,在於後兩者開發出來的系統只屬於自用,不予其他開發者使用。而Step App的目標是開發一個可以讓其他開發者都可以使用的開發套件(又稱Step Development Kit)。根據官網,Step App希望透過減低其他開發者的發展成本,吸引人來發展Fitness Finance,對其他開發者而言可說是獨特的賣點。

Step App 目前仍在Private Beta階段,有興趣的人可以到Step App的網址加入White List體驗。

5. 為何move-to-earn變得受歡迎?

目前,StepN下載數量已過十萬,更是top 50 digital currencies,Genopets還未正式推出,已經有250,000人排waitlist,Step App更號稱有780,000預先登記次數。為什麼move-to-earn NFT在行內行外,都如此受注目?

Flat 3d isometric woman running on smartwatch with heart rate monitors, counting calories, count steps and GPS technolog function. Wearable device technology and fitness tracker concept.

從很多角度,或許能解釋Move-to-earn概念的出現原因和上升趨勢。在後疫情時代,大家對於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,會探測健康的智能手錶和應用程式,都在這些期間變得受歡迎。Move-to-earn的概念對想動動身體的人來說,可說是一個很好的藉口。其次,move-to-earn既然是play-to-earn的演化,當然亦保留有後者的優勢:遊戲性和趣味性。育成、收集里數、對戰、社交功能等等,都是使人投入的因素,Move-to-earn亦以此捉住了玩家的心。這兩項外在因素,都令開發者願意以M2E作為基調開發NFT project,和受投資者看好。

配合時下的運動熱潮,Move-to-earn能否成為未來NFT的主要部分,著實令人拭目以待。

看完這篇文章,你又有沒有對創作NFT感興趣?如果你對我們的服務感興趣,歡迎與我們聯絡,我們可提供免費諮詢服務,讓你了解更多!記得關注Sircle的 FacebookInstagram 以獲得更多關於網店及NFT方面的資訊。

Relative Post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